重阳话延年,这个时节老年人养生,记住“五宜”

 

重阳节,又被称为“重九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易经》中将“九”定为阳数,而九月九日,两九相重,日月并阳,故而取九九重阳之义,以示天长地久,健康长寿。

不过,此时正当节气的转换期,气候转凉,阳气逐渐衰退,是最易发病的时令之一,此时要更注意养生,特别是老年人。

重阳五宜

1、食宜润

秋季以“燥"为主,故防秋燥为秋季养生重中之重

除了多饮温开水、淡茶外,饮食上也要注意预防秋燥,可以多吃能够滋阴润燥的食物或酸味食品,尤其提倡食粥,粥里可加一些养胃健脾、滋阴润燥之品。

2、宜加湿

秋季气候干燥、风力大,汗液蒸发快,容易使人出现口干、咽燥、便秘、皮肤干裂、毛发脱落等症状。

因此,老年人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室内的湿度,可以用湿毛巾擦拭室内的家具,用湿拖布擦地板,室内还可养鱼、养花,或者使用加湿器等

3、宜早睡

秋季养生应早卧早起,以顺应身体阴精收藏、阳气舒长的需要。

而早睡早起还可减少血栓形成的机会,对预防脑血栓发病有一定意义。

4、动宜缓

秋风肃杀,天气渐凉,坚持适宜的体育锻炼可以调养肺气,提高肺脏器官的功能,有利于增强各组织器官的免疫功能和身体对外界寒冷刺激的抵御能力。

老年人运动保健要点:

秋日清晨气温低,不可穿着过于单薄去户外活动,以防着凉。

秋天是锻炼的好季节,也是人体阴精阳气收敛内养的阶段,故运动量不宜过大,以防多汗伤阳。

骨关节病高发人群,应尽量避免长时间剧烈运动,注意保护骨关节的健康,以免加重关节损伤。

5、情宜畅

重阳节正值深秋,花木凋零,在这样的环境里很容易触景生情,出现"悲秋"情绪。

老年人情绪不畅,会加速生理上的衰老速度,这还是许多疾病的重要诱因。

因此,金秋时节老年人可约三五好友登高赏菊、下棋品茗,可达到心旷神怡、提神醒脑、健身祛病的目的。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内容整理自中国佰年颐堂中医院集团官网3 编辑:高继明图文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