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大夫携中科院与40位专家进行学术交流

 

搜大夫携中科院与40位专家进行学术交流



      2020年12月18日,受河南家园2021年医疗服务小组迎新暨互联网医学应用主题交流活动邀请,佰年颐堂中医院集团总裁/搜大夫医院共享平台总经理李鹏浩携中科院合肥研究院骆侠代表出席本次活动,与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九七一医院、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青岛市立医院、青岛八医等,近40位专家就互联网医学应用进行探讨交流。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主治医师张文忠以《互联网与慢性病的治理》为主题开始了今天的交流会。


      互联网医疗突破了传统医疗模式在时间、空间和人力上的限制,为患者提供了在线诊疗的平台,为广大慢性病患者提供的在线诊疗和续方的服务,慢性病患者不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进行复诊以及对琐碎医疗信息进行采集,而且满足了患者对慢性病药物的急迫需求。互联网医疗正在进行多方面的探索和改进,其高效便捷的优势,正在我国慢性病人群的急切需求下逐渐展现。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九七一医院普通外科副主任医师郑秀海向大家分享了《互联网与外科学应用》。


      互联网+医疗,是医院信息化在新的技术形势下的发展,代表了医疗行业新的发展方向,有利于解决中国医疗资源不平衡和人们日益增加的健康医疗需求之间的矛盾。互联网给外科学带来的发展是一条可以演化的路径,在时空相宜的风口加速了风暴形成,未来互联网将改变外科学,而外科学也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佰年颐堂佰年颐堂中医院集团官网4集团总裁/搜大夫医院共享平台总经理李鹏浩分享了《互联网成就医生之论坛》。

     互联网医疗吸纳医疗机构和医生入驻,利用运营能力、资源整合能力,为医疗机构和医生赋能,为线下实体医疗机构带来精准的患者来源,并为医生带来阳光收入,帮助医生树立个人品牌、扩大服务半径以及更高效地管理患者。在互联网、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对医疗行业的渗透下,互联网医疗给医院、医生带来的价值将进一步凸显


      中科院合肥研究院骆侠分享了《源于哈佛的肿瘤精准用药技术》。

      肿瘤精准用药技术,利用体内外同步动态生长PDC(患者自体原代癌细胞)技术,可实现7天检测100-1000个药物和方案,结合基因检测和大数据分析等多种技术,帮助临床解决两大问题:(1)帮助初诊/首次化疗患者精准选药,避免以身试药;(2)帮助复发/难治型/孤儿癌症患者解决耐药、无药可吃的问题,为临床提供基于老药新用、异病同治、同病异治的精准用药解决方案。

      传统的药敏检测是细胞毒性测试实验,只是简单检测细胞的死活,而不能检测药物对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不能检测靶向药物,且传统药敏实验成功率仅在10%左右,其临床应用受到检测药物少(10个以内)、临床一致性差、细胞培养困难等影响,未能广泛普及。中科院的肿瘤精准用药技术是建立在动态生长PDC基础上,攻克了原代癌细胞培养困难的难题,同时在体外多方面模拟肿瘤微环境,快速帮助复发耐药的患者广泛筛药,寻找可用的药物或方案。相比临床上现有的用药分析技术,在临床疗效精准度和肿瘤患者的经济实用价值上已取得很大的实效性进步。


      肿瘤精准用药技术引起了现场专家们的强烈反响,传统基因检测基于“发现问题”进行原理性解读,而肿瘤精准用药技术是基于“解决问题”的实际探索,为临床肿瘤医生提升诊治能力提供了有效方法,值得大力支持推广。

      针对肿瘤针对人民群众日益严重的威胁,佰年颐堂中医院集团与中科院精准用药工程技术中心就肿瘤精准用药开展合作,搜大夫互联网医院、佰年颐堂中医医院互联网医院现已实施运营此项技术,致力于促进肿瘤精准用药技术在全国各地和各个医疗机构落地推行,为全国肿瘤医生提供化疗用药整体指导,为肿瘤患者的健康带来福音。